╮(╯▽╰)╭
有人说,经济领域与道德领域的规则不一样,经济领域强调的是“经济人”角色,以取得更大、更多的利润为做事原则;而道德领域则要求奉献、利他、互助等。其实,经济领域固然有供求信号、等价交换、产权明晰、利润最大化等规则,但既然它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道德原则也会每时每刻渗透其中,两者难以清晰地割裂开来。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社会性是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共同属性    B.在社会活动中需兼顾经济原则与道德原则    C.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的作用是必然存在的    D.社会活动中各领域的价值观念在互相渗透    
2017-11-29 14:23:12
正确率:28%
╮(╯▽╰)╭
研究发现,人们看待互联网的方式,就像看待交换记忆系统的人类伙伴。人们把记忆分摊给“云端”,就像分摊给家人、朋友一样轻而易举。但是,互联网又跟交互记忆系统的人类伙伴不一样——云端知道得更多,而且能更快提取信息。现今几乎所有信息都能轻易通过快速的网络搜寻取得。互联网不只降低了把信息分享给人类伙伴的必要性,或许也降低了人们想把刚学到的重要事情存进自己大脑记忆库里的渴望。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互联网和我们的关系近于亲友伴侣    B.互联网正成为我们的外部记忆资源    C.互联网带来了云端这样的信息大全    D.互联网使得人类不再认为记忆重要    
2017-11-29 14:22:44
正确率:53%
╮(╯▽╰)╭
蜘蛛侠当时说过一句很著名的台词,能力有多大、责任有多大。假如说虚假广告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伤害,明星获得了利益,就该追诉明星的责任,但有一部分明星可以得到豁免,比如说这个明星不具备独立的行为能力,他是儿童、童星。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话题是:
A.代言虚假广告的明星要不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代言虚假广告的明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明星是虚假广告的最大受益者    D.虚假广告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伤害    
2017-11-29 14:22:27
正确率:51%
╮(╯▽╰)╭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大局是相对局部而言的,是全局中最重要的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也就不称其为部分。因此,大局的走向决定局部的命运。正因为大局在事物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找准全局性、大局性的问题,也就抓住了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掌握了大局,也就掌握了工作成败的关键。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只有对大局了然于胸,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B.胸怀大局,要贯穿从思考到决策的全过程    C.片面强调局部会贻害大局,造成工作失误    D.大局意识对于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7-11-29 14:21:57
正确率:22%
╮(╯▽╰)╭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B.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C.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D.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2017-11-29 14:19:55
正确率:68%
╮(╯▽╰)╭
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无论是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的市场参与者,都被抛进不断更新的陌生空间中。市场的交易主体、交易行为、交易制度和交易商品,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尤其是考虑到经济生活信息化和网络化,市场经济的陌生关系就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面对的是陌生关系    B.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信息不断更新    C.市场经济生活变得越来越信息化网络化    D.市场经济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化    
2017-11-29 14:19:26
正确率:42%
╮(╯▽╰)╭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保障,这是充满生命的地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价之宝。但是,人类活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生物多样性。20世纪以来,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灭绝,而进入90年代,科学家们估计每天灭绝140个物种,因而全世界有10%的高等植物和3/4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全球270种龟类爬行动物中的42%、150种灵长目中的2/3濒临灭绝。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B.如何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C.多样的地球生物的种类正呈锐减趋势    D.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2017-11-29 14:19:22
正确率:46%
╮(╯▽╰)╭
古语云:“疾风知劲草。”经历严峻的考验,方可知晓谁才是真正坚强的人。那么,换在一个顺风顺水的环境里,难道就无法试炼出一个人的意志、品格吗?这段文字表述的观点是:
A.顺意的环境很难考验一个人的意志    B.关键时刻才能识别谁是真正的强者    C.日常工作照样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    D.平淡的生活也能了解一个人的品格    
2017-11-29 14:18:43
正确率:56%
╮(╯▽╰)╭
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成员必须按照特定的规则运行和活动,这是法治的应有之义。在当代中国,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成员活动的各类规则可谓浩如烟海,但国家法律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显然是最有影响力和最为重要的规则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段文字之后作者最有可能阐述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构    B.依法治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构想    C.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    D.建立健全党内法规体系的对应措施    
2017-11-29 14:18:17
正确率:34%
╮(╯▽╰)╭
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是因为人们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季节的重要性,故很早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古人发现 “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在公元 1 世纪后从祭月、拜月发展到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八月十五在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此时正是桂花飘香之际,人们面对人间桂,联想月中桂,于是在赏月、拜月之外又添了赏桂的习俗。最迟在9世纪,吃月饼的中秋习俗已经出现。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秋节形成过程    B.古人重视中秋节的原因    C.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D.农耕文化对中秋习俗的影响    
2017-11-29 14:17:47
正确率:65%
当前第 2049 页 / 共 4116 页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400-6655-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