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建筑艺术”指的只是建筑的“艺术性”,单纯就此而言,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纯艺术的“艺术性”相较,有时并不在其下,甚至还可能超过而且不可替代。但除了纪念碑、纪念塔、凯旋门等极个别者几乎可以视同为雕塑那样的纯艺术以外,建筑多具有实用功能,不能与其他纯艺术作品简单混同。这段话主要阐明的是:
A.建筑艺术与纯艺术有差异    B.建筑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    C.建筑中只有部分是纯艺术    D.建筑艺术具有不可替代性    
2017-11-29 16:57:25
正确率:41%
╮(╯▽╰)╭
我们以往所理解的“现代化”概念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经济现代化,这也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物质层面上求变的欲望很强,而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上却是文化守成主义的,这种状况对于现代化实际进程的影响自不必说,它对于学术的影响是导致知识的流俗化。不断地更换新词语,在新词语的装潢下重复古老的思想观念,结果是词语和口号不断地更换,而社会精神气质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现代化应包括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    B.片面理解现代化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C.物质层面的落后现状是迟发展国家片面理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D.片面理解现代化会导致知识的流俗化    
2017-11-29 16:57:22
正确率:31%
╮(╯▽╰)╭
韩国一生物学研究小组发现,激活在动脉血管细胞中发现的Ref-1蛋白质,能够阻止引发内膜增生和动脉硬化的活性氧的形成。内膜增生是指动脉血管内壁的增生和变厚,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的血液流动,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据说,这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发现Ref-1蛋白质和动脉硬化之间的联系。关于“Ref-1蛋白质”,目前已知的是:
A.为韩国科研人员首次发现    B.被动脉血管细胞所激活    C.可以阻断动脉内膜的增生    D.将有助于治疗动脉硬化    
2017-11-29 16:54:51
正确率:36%
╮(╯▽╰)╭
对于爱因斯坦,除了他的相对论之外,他对于科学相关的哲学思考,对诸多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的关注和精辟的言论,有时却在传统只注意传播具体科学知识的科普中缺席了。这不能说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A.人们对科学家的了解不足    B.爱因斯坦的哲学理论更值得关注    C.科普所宣传的科学知识应更为广泛    D.真正的科学家研究兴趣是极为广博的    
2017-11-29 16:54:35
正确率:54%
╮(╯▽╰)╭
不同利益群体的特定体制中所受束缚与保护的程度是不同的,相对而言,束缚少而保障多的群体会觉得体制公平,反之会觉得不公平进而要求变革。转轨过程的情况与此类似,某个群体摆脱的束缚多于失去的保障,甚至是只摆脱束缚而不失去保障,他们会拥护改革并认为它公平;相反,摆脱束缚少而失去保障多的,他们就会认为不公平而有可能反对改革。下列说法概括主旨最准确的是:
A.改革有时会造成对某些群体的不公平    B.改革应该对所有群体公平一致    C.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可能全都支持改革    D.是否支持改革与不同的利益群体相关    
2017-11-29 16:52:53
正确率:67%
╮(╯▽╰)╭
美国3M公司有一位研究员,有一次,他想发明一种粘合力非常强的胶水,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失败了,实验得到的只是一种粘合力很差的液体,根本无法用作胶水。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人们有这样一种需求:把便条或书签贴到桌上或墙上,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揭下来。他此前发现的粘合力差的液体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就这样,一种险遭废弃的技术促成了“即时贴”的发明。“即时贴”的发明给我们的最大启发是:
A.遇到问题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B.一种成功的发明可能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C.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技术创新的灵感    D.成功的技术发明来自锲而不舍的努力    
2017-11-29 16:51:50
正确率:53%
╮(╯▽╰)╭
历史曾为民族复兴之路留下许多珍贵的影像,但不论哪一帧历史的截影,似乎都不能直接放大成为一件历史主题的完美杰作。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作为一种历史的图像,当然对缺失的历史即是影像的弥补,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符合历史逻辑与影像的艺术创造。一幅历史主题的美术作品,至少记载并浓缩了一个历史事件,也通过这个历史事件塑造了历史人物。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应:
A.充分尊重并充分再现历史事实    B.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历史题材的创作    C.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细致刻画    D.在还原历史的同时突出艺术感召力    
2017-11-29 16:51:46
正确率:36%
╮(╯▽╰)╭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互联网也成就了马云。以成功上市开启一个时代的马云,谈起了梦想,享受着告白理想的特权。站在成功者的立场,他说:“今天非常残酷,明天会更加残酷,后天会非常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但审视这个阶层固化的时代,真正的残酷,并不是梦想的煎熬,而是理想不孕不育的苦恼。对“真正的残酷,并不是梦想的煎熬,而是理想不孕不育的苦恼”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为成功而奋斗时的艰难,而是不再梦想着成功    B.不是不想做马云第二,而是马云的成功难以复制    C.不是死在明天晚上,而是没有死在明天晚上的机会    D.不是奋斗中的半途而废,而是被固化在社会底层    
2017-11-29 16:51:32
正确率:24%
╮(╯▽╰)╭
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要求每个人应该拥有同等的竞争和选择权利,反映到公共领域,就是确立以投票表决为中心的民主程序。因为公共事务的决策会影响到每个人的利益消长,所以民主的作用就是保障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经济权益和交易地位。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市场经济与民主的关系    B.公共事务应该怎样决策    C.民主与个人经济权益的关系    D.民主如何保障平等权利    
2017-11-29 16:50:55
正确率:30%
╮(╯▽╰)╭
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流行的德国姓氏有什么共同点?在德语里,它们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等。从中世纪开始,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就成为德国人的职业常态。时移势易,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今天,德国经济结构中30%为制造业,如果算上出口,工业制造几乎占据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德国制造业的文化传承    B.制造业在德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C.德国姓氏都源于制造业    D.德国人“严谨”“认真”的职业精神    
2017-11-29 16:50:29
正确率:40%
当前第 2027 页 / 共 4116 页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400-6655-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