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是古代“四民”之首,但是不同时期指称范围并不一致。在周朝的经典著作中,“士”是用来描述效力于“王”的贵族。“士”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是“有官职的人”,公元前6世纪之前,官员都是贵族出身。由于出身没落贵族、仕途坎坷、以教育为职业的孔子就是“士”,这个词的意义逐渐延伸到包括文人在内,指称“知识贵族”,而不再只强调贵族出身。到了清代,“士”被宽泛地用于描述地方精英的领袖人物,他们受过教育,拥有财富和影响力,却未必是拥有官位的“绅”。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士”所指称范围的演变过程 B.“士”在古代社会中的崇高地位 C.孔子对“士”这个词含义的影响 D.作为“士”的贵族阶层的衰落趋势
2018-02-26 15:30:53
正确率:90%
若n>0,且对于所有的x,都成立,则m-n的值为:
A.24 B.30 C.36 D.42
2018-02-26 15:30:42
正确率:58%
0,1,5,14,30,( )
A.54 B.55 C.56 D.57
2018-02-26 15:30:15
正确率:88%
为了生存,植物必须对周边“视觉”环境的动态了如指掌。为此它们需要知道光的方向、强度、持续时间和颜色。毫无疑问,植物可以察觉人类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电磁波。我们只能感知波长范围较窄的一段电磁波,植物却能感知到波长更短或更长的电磁波。不过,尽管植物能“看”到的光谱的波长范围要比我们能看到的宽广得多,它们却“看”不到图像。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能把光信号转化为图像,但是能够转化成调控生长的种种指示。植物没有眼睛,正如我们没有叶子。但是植物和我们都能察觉到光。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植物能看到人类可见或不可见的图像 B.植物通过把调控生长的指示转化为光信号来感知环境 C.植物利用神经系统感知波长 D.植物和人类一样有“视觉”
2018-02-26 15:29:43
正确率:65%
设计高度约为1007米的王国塔将于2018年落成,该塔将成为世界最高建筑。事实上,王国塔最初的设计高度是1500米,自降近500米的原因是什么呢?主因就是风。工程师威廉·勒迈苏尔指出,当地面上人们感觉清风拂面时,500米高处其实已是狂风呼啸。1978年,纽约刚刚立起278.9米高的花旗集团中心大楼,正出自勒迈苏尔之手。一位建筑系学生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楼这么高,有没有可能被风吹倒呢?勒迈苏尔惊出一身冷汗,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设计时只考虑了垂直风向,45度风向的影响被抛之脑后!工作人员只得在半夜偷偷加班,焊上了防风支撑板,并且将这个秘密保守了20年。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建筑高度受制于风 B.勒迈苏尔的无心之过 C.世界最高建筑将超一千米 D.花旗集团中心大楼的独特之处
2018-02-26 15:28:26
正确率:87%
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需要“走出去”,但是很少有人清楚地知道文化方面什么东西要走出去。正如商家做营销,你要推销产品,首先必须有产品。营销只是包装和策略问题,营销得当就能够逐步确立人们对产品的认同感。但无论如何,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产品。如果产品质量低下,营销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营销与产品的相互关系 B.如何建立文化产品的质量标准 C.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面临的困境 D.中国文化“走出去”应确立的主要产品
2018-02-26 15:21:52
正确率:33%
不管你是贪甜还是厌酸,对味道的感觉——酸、甜、苦、咸人皆有之,它是由食物中味的成分决定,并由我们舌头表面乳头味蕾的味细胞来感知的。人类每个味细胞膜上有两个以上的基本味(甜、酸、苦、咸)接受体,90%以上的味细胞能同时接受两种以上基本味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另外,味细胞对各种味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顺序为苦、酸、咸、甜,因此人们对甜的耐受性大,而对苦的耐受性小。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味细胞的敏感程度因人而异 B.“苦”是味细胞最先感知到的味道 C.人类一般来说是耐甜怕苦的 D.10%的味细胞只能接受一种基本味的刺激
2018-02-26 15:20:53
正确率:73%
“分享经济”也叫“协同消费”,是指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对于传统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的改造与颠覆,是分享经济正向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分享经济环境中,人们不再是通过购买所有权的方式而是通过取得使用权的方式进行消费,关注的不再是自己占有多少价值而是能够获得多大的使用价值。这种节约型绿色消费理念和方式反映出的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消费理念是影响消费方式的深层原因 B.分享经济使人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C.分享经济开辟了充分利用资源的新渠道 D.分享经济已成为当今主流的消费方式
2018-02-26 15:19:57
正确率:72%
从3、5、7、11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多少个不相等的积:
A.5 B.4 C.6 D.7
2018-02-26 15:19:50
正确率:81%
南京云锦已有1500多年的手工织造历史,在中国4700多年的丝绸织造史中,云锦的木机妆花是唯一流传至今不可被机器取代、凭人的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是元、明、清三朝的御用品。皇室、宫廷、寺庙、佛堂为云锦妆花手工织造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文化空间。云锦浓缩了中国丝织工艺的历史、文化和技艺,继承和再现了中国丝织工艺的精华,是中国织锦工艺的“活化石”。关于云锦,这段文字没有提及:
A.代表技艺 B.演变过程 C.工艺水平 D.文化意义
2018-02-26 15:18:54
正确率:8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