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时期即已传世    B.“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的用字常理的”句中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族还没有使用简册    C.本文作者对“韦”字做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    D.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于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证中,常能有新的发现    
2017-09-07 21:48:47
正确率:52%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韦”不作“熟牛皮”讲的一个原因是“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    B.作者除了援引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的论述外,还考证了我国古代有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C.我国已出土的古代的竹简都是用“素丝编”或“青丝编”编联的,而编联简册则用麻绳    D.简书的竹简是横排的,像织布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绳子是纵向的,像织布的纬线,所以把它称作“纬绳”或“纬编”    
2017-09-07 21:44:11
正确率:23%
╮(╯▽╰)╭
1,3,0,6,10,9,(   )
A.13    B.14    C.15    D.17    
2017-09-07 21:43:42
正确率:40%
╮(╯▽╰)╭
21,28,33,42,43,60,(   )
A.45    B.56    C.75    D.92    
2017-09-07 21:42:56
正确率:31%
╮(╯▽╰)╭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可能是错误的    B.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册用的“韦”都是“素丝编”和“青丝编”    C.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是错误的    D.“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过用皮绳编联简册的实物    
2017-09-07 21:41:43
正确率:21%
╮(╯▽╰)╭
-2,,4,2,16,(  )
A.32    B.64    C.128    D.256    
2017-09-07 21:40:48
正确率:18%
╮(╯▽╰)╭
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字解释有误,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断了简册的编绳    B.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    C.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写作“纬编”是合理的    D.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纬(韦)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    
2017-09-07 21:39:19
正确率:62%
╮(╯▽╰)╭
2,4,6,9,13,19,(   )
A.28    B.29    C.30    D.31    
2017-09-07 21:36:32
正确率:73%
╮(╯▽╰)╭
下列推断与作者本意相悖的是:
A.对称性的精确数学定义涉及到不变性的概念    B.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性,这个几何图形就具有对称性    C.正方形的对称性比圆的高    D.矩形的对称性比正方形的还要低    
2017-09-07 21:32:21
正确率:68%
╮(╯▽╰)╭
按原文的意思,作者将对称等同于美是因为:
A.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    B.圆具有更高的对称性    C.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    D.对称性图形更能让人愉悦    
2017-09-07 21:29:54
正确率:36%
当前第 2615 页 / 共 4116 页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400-6655-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