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有一商人蔡某的朋友去世了。他差人把朋友的儿子叫来,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对方甚感惊讶和不解。蔡某解释说:“钱是你父亲生前寄存在我这里的。”朋友的儿子问蔡某:“我父亲留下字据了吗?他直到临终也没对我说过这事。钱,我不能要。”蔡某说:“没留字据,但字据在我心中,而不在纸上。”通过上述事例,可以推断:
A.在社会生活中,有比金子更可贵的东西    B.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钱    C.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少数人讲信用    D.钱对人们的生活并不重要    
2017-09-14 14:57:34
正确率:92%
╮(╯▽╰)╭
城镇新就业者中从事个体劳动的人数增减率变化最大的是?
A.1980年    B.1981年    C.1983年    D.1984年    
2017-09-14 14:55:43
正确率:59%
╮(╯▽╰)╭
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B.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C.天空有云有利于霜的形成    D.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空条件下形成    
2017-09-14 14:54:49
正确率:53%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对于中央与地方百官的监察,历朝历代不乏相关机构与制度的建设。下列不属于监察机构的是:
A.秦汉时期的御史台    B.唐朝的大理寺    C.明朝的东厂、西厂    D.民国时期的检察院    
2017-09-14 14:52:25
正确率:45%
╮(╯▽╰)╭
从1979年到1982年,哪一类人的就业人数增减变化与城镇新就业人数的增减变化趋势恰好相反?
A.城镇劳动力    B.农村劳动力    C.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    D.其他人    
2017-09-14 14:49:41
正确率:68%
╮(╯▽╰)╭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下列关于普通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中辅音占优势    B.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C.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D.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017-09-14 14:41:33
正确率:32%
╮(╯▽╰)╭
下面四个年份中的哪一年里,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但新就业者中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人数却比上一年增加了?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2017-09-14 14:41:19
正确率:81%
╮(╯▽╰)╭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的第一节是:“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这儿的“鸡鸣”和“昧旦”是古代的两个时段。其中的“鸡鸣”相当于现在的:
A.23点至1点    B.1点至3点    C.3点至5点    D.5点至7点    
2017-09-14 14:39:50
正确率:12%
╮(╯▽╰)╭
下面四个年份中的哪一年里,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2017-09-14 14:38:57
正确率:83%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这句诗描写的现象是:
A.地球公转    B.地极移动    C.昼夜交替    D.地球自转    
2017-09-14 14:38:16
正确率:78%
当前第 2459 页 / 共 4116 页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400-6655-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