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表3能够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A.不同性别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有差异    B.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影响    C.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重要影响    D.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没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不具有重要影响    
2018-01-18 10:06:18
正确率:56%
╮(╯▽╰)╭
表2数字显示:
A.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动机,是出于公心、出于有利于他人    B.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动机,是出于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C.从主流来说,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动机是可靠的    D.出于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个人从众行为的选择占有不小的比例    
2018-01-18 10:03:54
正确率:26%
╮(╯▽╰)╭
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A.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越紧密,越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B.参与动机接受政治制度的干预越多,越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C.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越紧密,越不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D.参与动机接受政治制度的干预越多,越容易引发更多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    
2018-01-18 10:02:26
正确率:59%
╮(╯▽╰)╭
从表2看出,在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两个选项上,女性选择人次比例高于男性;在公民责任、公共利益两个选项上,男性选择人次比例高于女性。这说明:
A.女性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动机上比男性更加感性化    B.女性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动机上比男性更加理性化    C.与男性相比,女性参与动机呈现出高公共性的特征    D.社会性别与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频次问题    
2018-01-18 10:01:03
正确率:58%
╮(╯▽╰)╭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08湖北省(A卷)051】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2018-01-18 10:00:48
正确率:92%
╮(╯▽╰)╭
女性公民在“公民责任、公民权利、公共利益”三个高选择率上选择人次占女性总选择人次的:
A.71.1%    B.77.5%    C.74.9%    D.75.1%    
2018-01-18 09:59:57
正确率:77%
╮(╯▽╰)╭
以上数据能说明的是:
A.男、女公民在选择接受政策信息渠道方面没有明显不同的偏好    B.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利用“国内报纸”、“各种会议文件”获取政策信息    C.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利用“国内杂志”、“互联网”获取政策信息    D.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利用外国或港澳台媒体获取政策信息    
2018-01-18 09:57:52
正确率:48%
╮(╯▽╰)╭
如果样本人数相等,则选择“国内报纸”、“会议文件”作为接受政策信息第一渠道的男性公民人数分别是女性公民人数的:
A.1.2倍、2.2倍    B.1.3倍、1.5倍    C.3.7倍、1.3倍    D.1.3倍、2.2倍    
2018-01-18 09:50:06
正确率:57%
╮(╯▽╰)╭
从以上三大渠道获取政策信息的人数合计占总数的比例是:
A.91.03%    B.90.88%    C.90.97%    D.91.3%    
2018-01-18 09:46:28
正确率:30%
╮(╯▽╰)╭
从表1可以看出,公民获取政策信息的主渠道有三个,按照选择人数多少依次是:
A.国内电视、国内报纸、互联网    B.国内报纸、国内电视、互联网    C.互联网、国内电视、国内报纸    D.国内报纸、互联网、国内电视    
2018-01-18 09:44:05
正确率:76%
当前第 1925 页 / 共 4116 页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400-6655-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