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修建:高楼
A.痛恨∶打击∶仇敌    B.热爱∶学习∶书本    C.体检∶判断∶病人    D.勘探∶开采∶石油    
2019-04-20 22:55:41
正确率:94%
╮(╯▽╰)╭
头发∶颜色∶长度
A.狗∶品种∶性格        B.蔬菜∶价格∶营养    C.衣服∶款式∶尺码    D.人∶长相∶气质    
2019-04-20 22:54:50
正确率:90%
╮(╯▽╰)╭
现在很多人对于甜味和吃糖感到排斥和恐惧,因为他们很惧怕发胖,仿佛吃一小块糖果就会胖一圈似的。其实,真正使人发胖的并不是那一小块糖果,而是每天吃的食物所包含的能量超出了消耗的能量。馒头、面条、米饭或者玉米面窝头中都有淀粉,即不甜的糖。淀粉(不管来自哪一种粮食,细粮还是粗粮)在人体内氧化所放出的热量与蔗糖基本上没有差别。要控制发胖,主要在于控制摄入的总热量,而不在于食物的口味是不是甜的。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的一项是:
A.吃糖与发胖    B.淀粉与发胖    C.发胖的“真凶”    D.不发胖的“秘诀”    
2019-04-20 22:54:37
正确率:25%
╮(╯▽╰)╭
崎岖  对于(  ) 相当于(  )对于  悲痛
A.平坦  心情    B.山路  沉痛    C.坦途  欢喜    D.坎坷  悲哀    
2019-04-20 22:54:03
正确率:48%
╮(╯▽╰)╭
隐形飞机能“隐形”,主要是采用了一系列隐形高新技术,包括机体骨架和蒙皮的隐形材料、表面隐形涂敷材料、外形隐形结构、降红外辐射技术、降噪技术和电子干扰技术等。制造隐形飞机骨架和蒙皮的隐形材料有好几种。用得最多的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碳素基体结合在一起的碳-碳复合材料、碳化硅丝增强铝复合材料等,这些复合材料质坚量轻,能够吸收雷达波。美国B-2隐形轰炸机机体蒙皮内,还将混杂特殊树脂压制成的一种蜂窝状夹芯材料作为衬里,以进一步提高机体吸收雷达波的能力。为了获得尽可能完善的双保险效果,还在整个机身外表面涂上一层镍钴铁氧体,或者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超细粉末组成的隐形涂料。这种涂料能使照射上来的雷达波的磁损耗加大,起到吸波、透波的作用。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外层涂料、机身材料助力飞机隐形    B.揭秘能使飞机隐形的隐形材料    C.特殊涂料是飞机能隐形的关键    D.隐形飞机能隐形的原因    
2019-04-20 22:53:28
正确率:49%
╮(╯▽╰)╭
某班分小组进行了摘草莓趣味比赛,甲、乙、丙3人分属3个小组。3人摘得的草莓数量情况如下:甲和属于第3小组的那位摘得的数量不一样,丙比属于第1小组的那位摘得少,3人中第3小组的那位比乙摘得多。据此,将3人按摘得的草莓数量从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2019-04-20 22:53:09
正确率:71%
╮(╯▽╰)╭
中国古代的责任司法意味着司法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出了错案必须承担责任。在法家思想中,责任司法的理论源于责任行政的理论,因为当时司法权和行政权不分家。责任行政的理论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此,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监察制度,对行政执法进行了严密的监察,对执法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当时,司法权是行政权的一部分,因此,对行政权的监察包括了对司法权的监察。监察主体如发现司法人员有司法不公问题,会对其惩戒。可以说,监察制度是当时司法责任制得以确立的前提。秦朝的司法责任制具有开创性,《秦律》中规定的“不直”等罪名就是例证。责任司法也是一种“治吏”司法,法家提倡“明主治吏不治民”(实际意思是治吏重于治民),要求将整治官员作风纳入法治化轨道。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A.中国古代的责任司法的涵义    B.责任司法的本质和历史意义    C.责任司法内涵的产生和历史嬗变    D.我国古代责任司法和法家思想的渊源    
2019-04-20 22:52:44
正确率:38%
╮(╯▽╰)╭
人工智能无所不在地潜藏、萌发、产生和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凡有人类足迹和活动的地方,都可能出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似乎必然会与人产生激烈的竞争,随后形成事实上出乎人的意志的结果——人工智能对人类造成威胁,并可能最终战胜人。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出与人类完全冲突的自我意志    B.会思考的人工智能机器可能会不断进化,从而摆脱人类控制    C.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机器人可代替人类从事探测、排爆等危险工作    D.无成本的复制和持续的演化能力是人工智能相对于人类智能的优势    
2019-04-20 22:52:20
正确率:69%
╮(╯▽╰)╭
凡论问题,皆要弄清文体的要素,人们习惯上把议论文分为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而任何议论首先要明确论辩的对象。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叶先生讲作文深入浅出,没有花架子,遵循作文构思、写作规律,是务本的做法,不同于后来者的舍本逐末,把雕虫小技说成作文的规律,把百花齐放的议论文弄成了千篇一律。议论文既然要“说服他人”,那么写作者首先就要明确这个“他人”是谁,这一点,便可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前奏。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
A.叶圣陶先生对议论文写作的正本清源    B.论点、论据、论证并非议论文最重要的要素    C.写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论辩对象,即“对谁说”    D.说明文和议论文成功的关键分别是“说明白了”“说服他人”    
2019-04-20 22:51:40
正确率:76%
╮(╯▽╰)╭
有人认为,创造力和精神疾病是密不可分的。其理由是:尽管高智商是天才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仅当高智商与认知抑制解除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创造性的天才。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
A.事实上,大部分杰出人物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精神疾病症状    B.长期封闭式治疗精神疾病反而可能降低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C.人生中的某些事件(如破产、失恋等)也能够提高人的创造潜能    D.大部分拥有高智商的精神疾病患者并没有表现出自己是创造性的天才    
2019-04-20 22:51:22
正确率:57%
当前第 1576 页 / 共 4116 页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400-6655-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