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科医师经过化验发现,使用了3周的牙刷,细菌数量高达百万,等于超过9杯抹布水的细菌量,以及29个一元硬币的细菌量,是马桶水细菌含量的80倍!这段话的风格最有可能出自:
A.散文 B.科普文 C.杂文 D.议论文
2019-08-20 18:39:18
正确率:81%

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离不开克己。克己并不是叫人一味逆来顺受、忍让退避。要知道一切进德修业的积极行为都免不了要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例如,见义勇为要克服怯懦之心,坚持原则要克服患得患失之心,做学问、创事业要克服怠惰之心。这些都是“克己”的表现。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克己复礼是使自己进入崇高境界的重要途径 B.克己就能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就是进德修业的积极行为 C.提高自身价值需要修身,而修身离不开克己 D.一味逆来顺受、忍让退避不能使自己超越原有的水平
2019-08-20 18:36:49
正确率:66%

新教派的理论认为,儿童是未成形的人。唯有通过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羞耻感的培养,才能将儿童改造成一个文明的成人。浪漫主义派的理论则认为,未成形不是儿童的问题,问题完全出在畸形的成人身上。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坦率、理解、好奇、自发的能力,但这些能力被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和羞耻感淹没了。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新教派与浪漫主义派在如何教育儿童的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 B.新教派认为,儿童必须通过培养才能成为文明的成人 C.浪漫主义派认为,不能保持与生俱来的能力的成人是畸形的人 D.对儿童的培养应该保持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
2019-08-20 18:35:18
正确率:43%

基因组学研究表明,人体基因组内含有2万到2.5万个基因,但至今,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只能发现一千多种疾病基因,而且都是单基因疾病。人类罹患的多基因疾病却依然是技术检测的盲区。对此,现有基因检测的结果,都采用“高”、“中”、“低”或某一百分比范围来表示个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概率,根本达不到所谓100%的准确率。另外,即便基因检测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得病的可能。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罹患疾病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B.现有的基因检测结果不够精细化 C.现在的基因检测有其技术应用的局限性 D.基因检测结果不能排除人类患病的可能
2019-08-20 18:33:21
正确率:56%

减少死刑并不是意味着可以钻空子或漏洞,实际上任何国家废除死刑的条件之一就是这个国家的司法公正达到一个程度,否则人们对司法没有信心,人们就会希望判处更多的死刑,所以说这是相辅相成的。上述文字中的“这”指的是:
A.减少死刑和钻空子 B.减少死刑和国家的司法公正 C.司法公正和人们对司法的信心 D.废除死刑的条件和司法公正
2019-08-20 18:31:55
正确率:43%

说到“宫斗戏”对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的破坏,那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了。影视作品本来就有“写实”的功能,现实中存在的“黑影”为什么不能放到影视作品中去呢?何况,在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上,影视作品的说教与熏陶并不是万能的。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影视作品应对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B.“宫斗戏”对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不会有影响 C.影视作品不应该有价值观的说教与熏陶 D.文中的“黑影”指社会中的一些阴暗丑陋的现象
2019-08-20 18:30:21
正确率:57%

在牛顿眼中,时间是绝对的,超越自然的,统摄万物而万物不能增减之。常见的量子力学接受了这种绝对的时间观念。与之相对,相对论认为,在引力场中,时间以及其他所有随时间变化的事物,都会运转得更慢。在相对论中,时间不再是一个外部参数,而是宇宙构成的主动参与者。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相对论发展了人类对时间的认识 B.客观的时间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 C.离开引力场,时间也会随之消失 D.牛顿不认为时间主动参与了宇宙的构成
2019-08-20 18:27:42
正确率:41%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严谨、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①来自实验室和现场观察的结果都表明,饮酒有利于缓解社会约束,使人们比平日更容易放松警惕。②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③社交场上的活跃分子心里有数,酒是手段,而非目的。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2019-08-20 18:26:04
正确率:49%

17世纪的英国学者托马斯·富勒说:“知识使好人更好,坏人更坏。”塞缪尔·约翰逊则说:“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罗素说:“科学是一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善可恶。”而爱因斯坦说得更加简洁:“刀子有用,但也能用来杀人。”最适合作为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知识需要人文控制 B.知识就是力量 C.知识与道德 D.知识就是刀子
2019-08-20 18:24:41
正确率:50%

生命意义的问题不可能还原为经验研究。如果所有认识论上的问题都可以由科学探究在实践中得到解决,那么,我们可能会觉得,即便所有这些问题在一觉醒来都得到了解决,这仍然与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毫无瓜葛,与美好的人类生活究竟包含着什么这个问题无关。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认识论的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研究获得解答 B.科学的进步并不必然带来美好的人类生活 C.生命的意义就是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D.寻求生命的意义无法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2019-08-20 18:23:16
正确率: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