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严谨、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①但我们必须在鼓励创业的同时,也树立起高度的风险意识②如果说减税等鼓励创业的政策能够燃起大众创业热情的话,那么降低创业风险,及时为创业失败“止损”则能促使更多人真正迈出创业的第一步③创业需要不断试错,只有当失败不是创业者不能承受之重时,他们才不会对失败产生畏惧,最终找到成功的道路④创业既是推动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最佳途径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2019-09-04 14:44:23
正确率:70%
╮(╯▽╰)╭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严谨、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①有人认为,考生在教育发达地区求学,参加高考,再以这一成绩回原籍所在地录取,这也是不公平的②全国统一试卷对于外来工子弟众多的广东省来说,无疑有积极作用③因此要解决公平问题,最终还取决于录取制度是否改革④但外来工子弟在广东参加全国统考,回原籍录取同样也遭到当地人的反对
A.②③①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2019-09-04 14:43:39
正确率:65%
╮(╯▽╰)╭
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多养后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他不增加别人也会增加,所以,他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如果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草场退化,所有牧民都会遭到损失,“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就是给草场找一个主人,主人自然会采取措施保护草场。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所有的牧民都是自私的,只考虑个人利益    B.要避免“公地悲剧”,就要设置和落实岗位管理责任    C.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就是实现草地的私有化    D.大家共同负担草地退化的代价,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2019-09-04 14:42:41
正确率:25%
╮(╯▽╰)╭
环保部约谈地市一把手官员,开启了环境治理新模式。但公开约谈不是一种长久的环境治理模式。就目前来看,公开约谈都是针对一些具体的环境问题。特定的环境治理固然重要,但环境治理不仅是个特定环境问题的解决,而是关系到整个环境系统,关系到环保部与地方环境治理的目标和策略,关系到政府环境治理与公众权益的关系。公开约谈后,表面的环境问题可能很快解决,但地方建设深层次的问题不解决,环境问题的触发因素始终存在。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公开约谈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B.环境治理的关键还是靠地市一把手官员    C.环保部的环境治理目标与地市的环保目标不一致    D.环保约谈不能只限于解决特定的环境问题    
2019-09-04 14:41:19
正确率:78%
╮(╯▽╰)╭
当中国还处在古典的地方主义文化中时,一方面家乡观念牢固地限制了人口迁徙,另一方面人口迁徙又是自由的。人口的迁徙未必一定会令被迁徙地获得发展,但是,考察人类历史,可以认为:凡是发展了的地区,一定是人口迁徙进入的结果。有西亚人口的迁入,才有了古希腊的辉煌。有欧洲大陆人口的迁入,才有了英伦三岛的崛起。有了潮水般的闯关东,才有了清朝晚期以后东北地区的富饶。地区的繁荣,离不开迁徙而来的人口的创造与建设。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地区间的流动、迁徙人口就是“外来人口”    B.在中国的古代,人口迁徙是受到限制的    C.对于迁徙而来的人口,不应该歧视和排斥    D.没有人口迁入,就不会有地区的发展    
2019-09-04 14:40:31
正确率:67%
╮(╯▽╰)╭
“坏人”该不该有律师?在法治原则尚未确立的社会,可能会是一场无休止的争论,但现代法治环境中,作为最基本的底线共识,却不应有撕裂。任何社会成员,在未经法院判决之前,都不得认定为有罪,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由此出发设计并运转的法治秩序,对任何一个公民的罪与非罪,认定需要有非常严苛的法律程序。在此之前,律师为公民提供法律帮助、为其合法权益进行辩护,都不该被非议,更不能暴力相向。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律师不该为“坏人”辩护    B.只有律师能保障无罪推定原则的平等实施    C.无罪推定原则适用任何犯罪嫌疑人    D.公民的罪与非罪,由律师辩护而定    
2019-09-04 14:39:39
正确率:72%
╮(╯▽╰)╭
关于古汉语中的词汇,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左迁——升职    B.于归——女子出嫁    C.乞骸骨——请求退休    D.弥月——婴儿满月    
2019-09-04 14:39:29
正确率:41%
╮(╯▽╰)╭
一些贪官落马后,或痛斥权力让其堕落,或后悔当初入错行选错道、不该当官,或以官场“险恶”告诫子女“千万不要从政”。从政真的是“高危职业”吗?分明是为民服务尽责的公职岗位,怎么就成了误己误人的“陷阱”,甚至是杀人于无形的“凶器”?一朝腐败被捉便把所有的过错归罪于“权力”本身,暴露的是抵不住诱惑、守不住清廉、容易自我腐化蜕变的本性。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从政者应当以坚守清廉作为立身之本    B.“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人一旦有了权力,必然走向腐败    C.从政是一种高危职业,容易让官员走向腐化堕落    D.与医生、教师等职业相比,从政者责任更大,风险更大    
2019-09-04 14:38:46
正确率:85%
╮(╯▽╰)╭
对1919年某个上海人而言,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喝咖啡    B.住欧式洋房    C.看张爱玲的小说    D.穿中山装    
2019-09-04 14:38:11
正确率:66%
╮(╯▽╰)╭
“互联网+”,是一种科学地驾驭技术、利用技术基础上的提速、提质、提效。作为先进技术、先进工具的互联网,用于建设和发展是积极正面的,用于攻击和毁损是消极负面的。既要积极有效地使用互联网这一先进工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建立良好秩序,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防范由于破坏性运用所带来的被动和伤害。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互联网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B.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就是对互联网辩证地趋利避害    C.“互联网+”的出现就是为了消除互联网的消极负面作用    D.互联网使得不少青年人沉溺其中,耽误了学业,是弊大于利的    
2019-09-04 14:37:57
正确率:82%
当前第 1124 页 / 共 4116 页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400-6655-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