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合理化作用是指在某些具体情境下,当事人以自己需要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不能实现某种目标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作用一般分为三种形式:①酸葡萄心理,即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②柠檬酸心理,即总觉得自己做成的或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③推诿,即将个人的缺点和失败归因于其他理由或找人承担错误,以保持个人内心平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合理化作用的是:

小麦公考 | 2023-04-03 09:20:15

[单选题]

合理化作用是指在某些具体情境下,当事人以自己需要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不能实现某种目标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作用一般分为三种形式:①酸葡萄心理,即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②柠檬酸心理,即总觉得自己做成的或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③推诿,即将个人的缺点和失败归因于其他理由或找人承担错误,以保持个人内心平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合理化作用的是:

A . 某足球队在客场输掉一场比赛后称,裁判的判罚明显偏向主队
B . 同事在教学竞赛中夺得一等奖,小杨认为这一奖项含金量不足
C . 由于营销策略的失误,某销售公司第一季度的销售量直线下降
D . 竞争对手当上了车间主任,王组长声称还是当个组长逍遥自在

参考答案: C

小麦参考解析:

本题题干为多定义。
第一步:关键信息
合理化作用------①当事人以自己需要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不能实现某种目标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酸葡萄心理------①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
柠檬酸心理------①自己做成的或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
推诿------①将个人的缺点和失败归因于其他理由或找人承担错误,以保持个人内心平衡

第二步:题目详解
本题选非。
C选项:公司销售量下降的原因直接表明是因为营销策略的失误,不符合以自己需要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不能实现某种目标,不符合合理化作用,当选。

A选项:该球队在输掉比赛后,认为是裁判不公,符合推诿定义,排除。

B选项:小杨认为同事获得的一等奖含金量不足,符合酸葡萄心理定义,排除。

D选项:对手当上车间主任后,声称当个组长逍遥自在,符合柠檬酸心理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C。
【2023-吉林-071】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