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初衷是保护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权,所谓“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只是指那些符合法律规定立案条件的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法院必须立案,否则法院就没有必要受理。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可能有人认为,设立立案标准等于为立案设置了门槛,很难保障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权利。其实任何权利都有限度,不存在没有边界的权利,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权利同样如此。只有符合立案标准,这种权利才能通过法院诉讼得以实现。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麦公考 | 2023-02-10 10:52:45

[单选题]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初衷是保护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权,所谓“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只是指那些符合法律规定立案条件的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法院必须立案,否则法院就没有必要受理。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可能有人认为,设立立案标准等于为立案设置了门槛,很难保障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权利。其实任何权利都有限度,不存在没有边界的权利,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权利同样如此。只有符合立案标准,这种权利才能通过法院诉讼得以实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推行立案登记制并不意味着“是案就立”
B . 不能将“立案难”与司法公正简单关联起来
C . 明确立案标准才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D . 应正确理解司法资源作为公共产品的有限性

参考答案: C

小麦参考解析:

本题为语句填空题。
横线处位于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前指出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初衷,强调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立案条件的案件,法院才必须立案;横线处出现“所以”,得出结论;横线后“对此”,指代横线处的内容,指出有人认为“设立立案标准很难保障当事人权利”,说明横线处就出现“立案标准”的表述,文段结尾通过“只有...才...”强调重点要符合立案标准,再次证明横线处的核心话题要提及“立案标准”,对应C选项,可以是针对前文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有效衔接后文,当选。

A选项:“立案登记制”不是文段核心话题,排除。

B选项:文段不涉及“司法公正”的表述,排除。

D选项:“司法资源作为公共产品的有限性”,文段没有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C。
【2023-国考行政执法-060/国考副省-050】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