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于德治和法治的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 法律的实施要体现道德诉求,法律的强制功能确保道德底线
B . 德治弘扬的是礼让精神,应尽量采用道德手段解决法律纷争
C . 将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才能切实提升社会的道德素质
D .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的约束
参考答案: A
小麦参考解析:
本题为其他法律法规。
第一步:分析考点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道德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交互演进,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是道德的法制支撑,法律的强制功能保证了道德底线。A选项“法律的实施要体现道德诉求,法律的强制功能确保道德底线”说法正确,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B选项:礼让精神仅是德治弘扬精神的一种,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存在“尽量采用道德手段解决法律纷争”,排除。
C选项:法律义务上升为道德义务,才能提升社会的道德素质。说法错误,排除。
D选项: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的约束”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2022-江苏C-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