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上海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的累积时间延长,形成了早、午后、晚三个拥堵高峰、并逐步呈现午后高峰向晚高峰延伸,与晚高峰时段逐渐连成片以及早高峰提前的趋势。2014年,在42个快速路交通指数区域中,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大于50、累计拥堵时间大于1小时,超过100个工作日拥堵的有8个常发性严重拥堵区域,主要集中在浦西西部及西南面;在68个地面道路指数区域中有15个常发性严重拥堵区域,主要集中在内环内商圈及医院周边。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城市交通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中心城区交通在一些时段和区域拥堵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居民出行常常陷入苦不堪言的境地。各大城市也在不断探索治理拥堵的良方,其中“限购”是各地共同的做法,北京市从2014年到2017年,增量小客车指标额度供60万个。年度配置指标总量由24万个减少到15万个,从而使机动车保有量到2017年底不超过600万辆。2013年底,上海交通主管部门明确车牌价格调控措施将长期化,确定了全年总体10万张车牌的投放量。2014年天津市小客车指标投放量供10万个,按月分配,采取摇号和竞价的方式配置。2014年3月26日,杭州市政府规定杭州行政区域内小客车实行增量配额指标管理,增量指标须通过摇号或竞价方式取得。今后杭州每年汽车增量指标为8万个,按月度分配。
[单选题]
有人认为“限购”在法律规定之外,增加了相对人的负担,是对相对人合法权利的不合法限制,这种观点说明政府依法行政需要充分考虑:
A . 行政主体是否有相应权力
B . 内容是否与上位法相抵触
C . 制定程序是否合法
D . 增强行政过程的透明度
参考答案: A,B,C
小麦参考解析:
本题为行政法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政府出台“限购”没有立法的依据,没有相应的立法权限。“限购”就其实质而言,是要禁止部分合同的缔结,而缔约与履行属于民事基本制度。根据《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八)民事基本制度。可见涉及民事基本制度的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加以调整,而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均无权涉及这些内容。所以政府在出台“限购”措施时要考虑是否有相应权力。选项A符合题意,当选。
调整同一对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因规定不同的法律后果而产生冲突,按照我国《立法法》相关规定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所以政府在制定“限购”措施时要考虑内容是否与上位法相抵触。选项B符合题意,当选。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涉及行政相对人重大权利义务的事项,在规范性文件出台之前应该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行政决定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理性。“限购”措施的出台,政府需要考虑相应的制定程序是否合法。选项C符合题意。所以选ABC。
第二步:分析选项
D选项:增强行政过程的透明度是说政府在行政管理、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等各类行政活动中要做到公开透明,本题中并未体现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问题,排除。
故本题选ABC。
【2016-上海B-04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