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后,2017年11月22日晚,多名幼儿家长反映,北京市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被老师用针扎、喂成分不明的白色药片、猥亵,并提供了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也已成立工作组进驻幼儿园调查。

除了涉嫌虐待儿童的几个当事人,这几天舆论的矛头针对的还有经营方和监管方。应该说,企业主动为员工对接幼托机构,对职工来说是“雪中送炭”。我们需要批评的,是有关部门和单位平时“多头分管,都管不到底”,出现非常事件时又简单粗暴处理涉事单位,事后却没有监管和制度的完善;相关企业只讲经济效益,资质不够资源凑,存在不办教育办买卖的思维。因噎废食不可取,大干快上也不可取,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市场主体应该形成良性互动,走出“不出事怎么都行,出了事怎么也不行”的怪圈,共同把庞大的市场做成优质事业和产业。

虐童现象刺目无比,但个案决不能让整个幼师团队来背锅。有网友回忆“我孩子的老师一边自己吃饭一边给孩子端屎端尿”,有人说起“姥爷接走孩子,不知情的妈妈找到园里,老师当时就晕倒了”……幼师并不是一个容易干的职业,很多老师其实主要是靠爱心良知和职业素养在拼。如果幼师遴选机制、职业图景、监管层级、收入待遇不能完成转型升级,又如何保证幼师们的职业尊严与美好生活?

作答要求:

我国提出“幼有所育”的教育目标,结合给定材料,写一套总分论点。

 

【参考答案】

一类立意:(紧跟材料核心,从制度角度进行论述)

总论点:制度是“幼有所育”最强防线

分论点1:健全幼教市场准入机制,是“幼有所育”的第一道防线。

分论点2:升级幼师管理评选机制,是“幼有所育”的第二道防线。

分论点3:完善教育企业监管机制,是“幼有所育”的第三道防线。

 

二类立意:(从材料中的某个点进行展开或者只将制度作为一个分论点展开)

总分论点一:

总论点:社会齐心协力,实现“幼有所育”

分论点1:实现“幼有所育”,应加强对幼教机构的监管

分论点2:实现“幼有所育”,应转变经济效益至上的思维。

分论点3: 实现“幼有所育”,应形成市场良性互动。

分论点4:实现“幼有所育”,应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待遇等)

   

总分论点二:

总论点:实现“幼有所育”,教师是关键

分论点1:实现“幼有所育”需完善教师遴选机制。

分论点2:实现“幼有所育”需提高教师收入待遇。

分论点3:实现“幼有所育”需明确教师监管层级。

 

【参考解析】:

本段材料围绕着幼儿园虐童事件展开,第一段列举了幼儿遭虐待的事件,第二段分析了原因:主要有多头管理、处理方式粗暴、缺少监管和制度,企业只顾经济利益,并提出了对策,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市场主体形成良性互动。第三段提出了对策要对教师的遴选机制、职业图景、监管层级、收入待遇进行转型升级。题干要求我们根据“幼有所育”的教育目标写篇文章,也就意味着总论点中一定要包含这样的内容,分析到这,这篇文章比较适合于写一篇以对策为主的文章。因而通过对原因、对策要点的分析可以得知,本则材料侧重于从制度角度上来探讨如何实现“幼有所育”,所以最佳的写作立意应该是从制度着手。

 

【易错点分析】:

     本则材料中没有谈论造成当前虐童事件是老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问题,反而归咎于对老师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因而分论点如果提到提高老师职业道德修养属于略微和材料观点不符,这样的立意就是三类及以下的立意了。

 

查看申论采点专项视频课【下载小麦公考APP点播课程《申论采点专项课》即可获得】参与@小麦公考陈洁 微博互动,即可9元宣传购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