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节前后,各地都会举办“三下乡”活动。因为送来的都是农村相对匮乏的信息和服务,所以深受农村居民欢迎。忙活了一年的农村居民,能够在家门口观赏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文艺演出,有书法家给写春联,还能够领到一些生产生活所需的书籍,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各类科普知识,各类化肥、农药施用,良种、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对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大有帮助。对“看病难”体会很深的农村患者,能够得到大医院医生的免费诊疗,这样的机会,也是很难得的。但是,对于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来说,大家有个比较普遍的愿望:希望城里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仅能够常下乡,而且能“常在乡”。
对农村居民来说,“三下乡”活动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同时也从另外一方面,折射出了农村缺乏公共服务资源的现状。目前我国城乡失衡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农村居民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作答要求:解释“希望城里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仅能够常下乡,而且能‘常在乡’的含义“。(只解释含义不分析具体内容,不超过40字)
【参考答案】:
农民希望城里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常下乡,更希望同城市居民一样公平享受公共服务资源。
【参考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划线句子的含义,需要我们先找到这句话的位置,分析其上下文方可找出,本句是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先分析上文,都在说明资源下乡的具体情况,所以题干中划线句子前半句的意思很容易总结出来,即农民希望这种资源下乡的活动能多举办。后半句略微有些难度,“常在乡”在第一段没有论述,因而继续看第二段,第二段首句点明问题——农村公共资源匮乏;第二句却转而将农村和城市的资源情况进行对比,这时候我们知道正是因为匮乏,农村没有和城市享受同样的资源服务,所以农民提出资源“常在乡”的希望,希望也能像城市居民那样享受优质资源。
【易错点分析】:
本题在综合分析题目中应该不算是难题,因为题干很容易理解,但是在作答时很容易自己翻译字面意思,把后半句解释为:希望下乡的资源能留在农村,请记住:综合分析题目解释含义一般不会使用字面意思,一定要根据文段内容进行分析提炼。根据第二段的分析,其实这里面反映的应该是资源服务均等化的问题。
查看申论采点专项视频课【下载小麦公考APP☞点播课程☞《申论采点专项课》即可获得】参与@小麦公考陈洁 微博互动,即可9元宣传购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