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从辽宁到山东,再到两广,沿海各地却纷纷出现“近海无鱼可打”的尴尬。

   日本拥有的鳕鱼资源量数以千万吨计,而中国四大经济鱼种之一带鱼,历史上最大年产量仅50万吨,相差了两个数量级。这种绝对量的差距再加上中国巨大的人口因素,平均到每个中国人身上就微乎其微了。

   舟山旅游局长无奈地说:“一条野生大黄鱼的市场价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在舟山都已难得吃到。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曾经超过十万吨的鱼种有16种,随着长期不断捕捞,如今只剩下8种。墨鱼主要产地在舟山近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衰退,至90年代中期几近衰败,海中也难觅踪迹。”

作答要求:概括造成“近海无鱼可打”的尴尬原因。(不超过40字)

 

【参考答案】

一、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并不丰富;二、长期掠夺式发展造成近海无鱼。

 

【参考解析】

第二段是案例+数字型材料,通过日本渔业资源和我国渔业资源的对比,可知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本来就匮乏。第三段是个观点型材料,阅读的时候要抓住因果,也就是核心观点+得出这一观点的原因。通过分析,舟山旅游局长通过大黄鱼和墨鱼数量的阐述想要说明的观点就是鱼类减少甚至灭亡,而其中一句关键话语表明了原因“随着长期不断捕捞“,可见局长的观点是:因为没有节制的捕捞造成了近海无鱼。

 

【易错点分析】

第二段中“这种绝对量的差距再加上中国巨大的人口因素”容易推理出要点是人口巨大导致近海无鱼,甚至有同学认为“再加上”表示并列,而实际上这句话只是为了引出后半句:人均渔业资源少,其实本质还是在说渔业资源不丰富。

 

查看申论采点专项视频课【下载小麦公考APP☞点播课程☞《申论采点专项课》即可获得】参与@小麦公考陈洁 微博互动,即可9元宣传购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