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周 申论采点天天练之套题训练
第一天
1.“社会心态”是特定环境中人们对社会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例如对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动向、经济动向、某一重大事件等所表现出的社会心理状态,反映了人们某种非同寻常的情绪、态度和社会风气等。时代是划分历史的里程碑,心态是一个时代社会心理的总和。时代决定心态,心态映照时代。我们当今的社会,由于存在种种社会因素,而形成了众多非理性的社会心态。
自从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到“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正迅速进入各级政府的任务列表。
不可否认,良好的社会心态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民族都很重要,并且在今天备受重视。中国发展已站在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处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排位,拥有一个怎样的“大国心态”备受瞩目;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令提升大众“幸福基因”分量加重。就此而言,社会心态既指向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也承载“以人为本”的具体诉求。
2.最近很忙的,除了杜甫、元芳,剩下的还是中国人。据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北京排在城市前列。其中“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排在前三位。的确,如调查显示,在中国,繁忙是都市人的一种现实状态,在代表高效与创造价值的同时,还与紧张、压力如影随形。
不论调查数据是否精准,但活在当下人人都“压力山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身处底层的人们,为生活发愁;身居社会中间层的普通市民,忧心就业、房子、子女教育;即便是被社会认定最具幸福感的公务员,也时时刻刻被抑郁、焦虑的“官心病”缠绕;甚至,连幼儿园小朋友也经常把“郁闷”挂在嘴边。
于是,压力成了这个时代的焦虑,而焦虑又是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的一种流行病。这个被各种感官刺激和无聊空虚所包围的时代,宁静与从容找不到生存的土壤。整天陷入焦虑与空虚的人们说着这个世界如何浮躁,但好像从来没有人打算去改变,是没有精力、没有心情,亦是因为焦虑与浮躁存在的理由遍地都是。
全民压力带来的“全民焦虑”,成了时代的病症。浮躁焦虑既是个体心理的困扰,又成了刻在这个社会的一道伤痕。它不仅关乎着个体的幸福,更关系着这个社会的稳定。摆脱个体所面临的“压力山大”,甩掉时代所困扰的焦虑,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社会命题。有句古话叫做“欲速则不达”。也就是说,我们在成功的征途中,在急速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上,在急剧转型的社会里,要放平心态,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机会,给社会一份能让灵魂跟得上发展的宁静与从容。
3.10月6日,川航3U8726航班上,旅客因踩座椅拿行李发生争执,导致群殴事件。类似事件层出不穷,10月5日晚6时许,在北京836路天桥公交总站站台处,因上车时拥挤,两男子与一男一女发生冲突,三人受伤送进医院。10月7日上午8时38分许,广州地铁4号线上一名6旬老人与28岁教师为争座位互殴。男教师头部、手臂布满血迹,耳朵被咬破一块,老人鼻部受击流血,车厢地板上血迹斑斑。
物质生活逐渐丰裕,社会不断进步,文明礼仪却被抛诸脑后了。暴戾之风愈演愈烈,打架扇耳光之类的看来也“OUT”了,非要动刀“见血”才能赶得上“潮流”。眼花了还以为“穿越”到了“弱肉强食、拳头大才是硬道理”的远古时代。当今的人,似乎越来越迷信暴力,一言不合便一触即发,甚至拔刀相向,即使手里没刀,也要咬上你一口,仿佛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即便解决不了,也要通过暴力发泄内心的怨恨。
4.据《深圳晚报》报道,近日,刘小姐在深圳宝安黄田邮政储蓄所的ATM机取钱,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3名劫匪竟在保安员和监控摄像头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转走了刘小姐卡中的2万元钱。
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身边的近20名群众及银行保安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助刘小姐报警和阻止劫匪的不法侵害。
其实,类似的事件不在少数,例如“佛山两岁女孩悦悦连遭两车碾压行人无视”,“讨薪女子13楼窗外欲跳楼遭围观起哄”,“女子在列车中突发精神病脱衣裤引10人拍摄”,“天津‘许云鹤’案”等等,都体现了当今社会道德滑坡,正义感缺失的悲凉现状。被媒体曝光之后更是引来群众一片哗然。
信息化发达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便利,同时也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受一些负面案例的影响,大人们在心中暗暗担忧,同时把自己的担忧转述给孩子,于是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少管闲事”的思想。如此循环下去,社会也定然渐渐冷漠。
5.小苏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因为在时间上没安排好,错过了出国的最佳时机,于是他决定先呆在苏州工作一阵子,第二年再去国外读研究生。
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个不错的人生规划:等以后正式去找工作,不仅有高学历,还有同一届毕业生没有的工作经验。但最近,他却向苏州日报求助。感觉自己“不适应这个社会了。”这是小苏看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他告诉记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感觉自己正在被除了父母和个别朋友之外的所有人抛弃。“比如我上班和同事完全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他们聊的话题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介入”,小苏开始诉说自己的痛楚,“再比如我前阵子在公司培训,上课时身边坐了个女的,结果等我下课去了趟洗手间回来,她就和旁边的人换了位置。”
他还发现,网上和时隔多年的同学没聊几句,对方就下了线;坐公交车时,只要是自己身旁的座位,别人一般宁愿站着,也不愿坐……“就连难得出去买次东西,别人都会用异样的眼神特意看我一眼,我到底怎么了?”小苏显得颇为无奈。
为了帮助小苏,记者联系上了苏州黄丝带心理咨询公司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珂庆。张珂庆在了解完情况后表示,小苏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长时间无法适应,加上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不够,最终患上了“社会适应不良症”。
其实与小苏同样的人群很多。张珂庆向记者透露了自己以前治疗过的几位患者,其中大部分情况与其类似,都是无法接受新环境带来的变化而引起的。他们有的因疏导及时已很好地融入了社会,有的则在接受治疗时已患上了抑郁症,每天都离不开药。
6. 继“醇豆浆”被曝是豆浆粉冲制而成之后,又有永和豆浆和真功夫两家知名快餐企业被曝出使用豆浆粉调制豆浆。两家企业都承认所售豆浆是用豆浆粉调制而成。
回顾最近几年,企业制售假冒伪劣的产品,不胜枚举。这一方面反映出监管不力,违规违法成本太低,致使商家“屡败屡战”;而从社会心态上看,则是普遍的急功近利心态的折射。
目前,中国正经历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急功近利的“一夜暴富”社会心态十分明显,人人都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
在利益最为攸关的制售经营领域,急功近利更不在话下。一些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把不合格、甚至不安全的产品吹上天去,目的就是想“多快省”地获利。如此一来,豆浆粉调制的豆浆被夸大为“现磨”,兑制的底料被吹嘘成现熬的“骨汤”,国产货披上“洋”皮……种种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利润的行为背后,无不隐藏着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
急功近利就是短期行为,多半不会考虑长远,只图眼前利益,使用的手段往往短视而拙劣,注定了企业家只耍小精明没有大智慧,做不出百年企业,更可怕的是,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侵蚀社会太深,还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这样就没有人愿意踏实做企业,一连串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作答要求:
请结合给定资料1-6,谈谈目前我国存在哪些不良的社会心态。(10分)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