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十八大在对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作出全面部署时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多年实践证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人才,把各方面的人才集聚到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这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之举。

党的十八大对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作出了新的部署,最重要的是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而要做到任人唯贤,就要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机制。

2.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这对进一步打破体制内、体制外人才的流通壁垒,无疑是个重大利好。然而,当前,我国公务员任用方式单一,机制不够灵活,机关中同时存在“大材小用”、“小材大用”、人才流失现象。

在中央国家机关中,外语、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涉外审计等涉外专业的人才流失就比较严重,从1998年到2002年,在人事部抽查的21个中央部委中,流失本科学历以上的公务员1039人,其中流失比重最大的是政府急需的专业人才。其中外交部流失人员164人,其中外交业务类136人,占83%;文化部共流失22人,其中外语专业人才13人,占总数的59%。

为了拓宽选拔渠道,2006年施行的《公务员法》明确了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作为公职取得的三种基本类型。早在2007年,作为人社部批准的全国聘任制公务员制度试点城市深圳就已经开创了公务员聘任制的先河,2012年以来,就有福建、浙江、广西、北京等多个省区市开展试点,我国公务员聘任制试点改革进入加速道。

纵览各地试点情况,当前的试点地区聘任制公务员多限定在专业领域范围。以北京为例,北京本次招聘的职位显示,6个职位中要求博士和硕士学历的各3个,有的要求“10年以上大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工作经验”,有的要求“有牵头组织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活动的经验”。上海浦东聘任的职位主要集中在金融规划、经济分析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福建厦门首批聘任的职位是园林局轨道交通建设高级职员、市政府外事办高级翻译等高级人才,广西首批聘任的是总经济师、总规划师、总会计师等职位……对这些职位实行聘任制,可以打破单一的用人方式,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吸引多样化的优秀人才,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满足公共管理对高技术、新技术人才的需要。

3.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还处在初期阶段,公务员管理体制上实行集中统一模式,具有一定发展阶段的必然性。但同时应该认识到,这么一个庞大的人事系统,一种完全划一的制度适用所有的部门和公务员,这是难以想象的。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干部人事制度的各项改革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公务员制度自1993年建立以来至今只有10多年历史,《公务员法》也只是在2006年才付诸实施。但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不应该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而是应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的精华,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公务员管理制度、实现我国行政体制现代化。

美国联邦政府在1993年至21世纪初先后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在1993~2000年的“重塑联邦政府”运动期间,推出了被称为“重塑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务员制度改革。联邦政府的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为了解决传统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是为了实现制度变革与发展的愿景,即形成一种“既以功绩制和公正为基础、又能够适应目前的管理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公务员制度”。

联邦政府的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确立了四项指导原则:由过程或程序导向转变为结果导向,赋予联邦政府各行政机构以及管理者对结果负责的职责,结果又与本机构的使命及目标相联系;由集中管理转变为授权管理,按照放权或授权原则,联邦政府公务员管理机构通过向各行政机构授权,“使行政机构和管理者拥有他们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制度”;由刚性规则管理转变为弹性管理,即在简化规则的基础上使联邦政府行政机构及管理者在适用人事规则时具有适度的弹性或灵活性;由服从性管理转变为激励性管理,以体现组织使命及目标的成果作为评判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准则,驱使被管理者主动追求贡献于组织使命及目标的工作成果。联邦政府的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有14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公务员制度的诸多方面。

继克林顿政府的8年“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之后,布什政府进一步对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后续性变革。布什政府的公务员制度变革的期望目标是推动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转型,形成一种以人力资本战略管理为特征的新型公务员制度。布什政府的公务员制度转型或现代化设定了四项战略原则,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制度转型的愿景是要在四项战略原则的架构内逐步形成一种体现人力资本战略管理特征的新制度。

4.2013年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在会上说,要努力建立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建立健全公务员公开遴选制度。

就建立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会议要求继续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集中力量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分类管理配套政策,建立符合不同类别公务员成长规律和特点的职务序列,改变公务员晋升渠道单一的状况;就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会议要求在公务员法规定的制度框架内,保持现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制度不变,建立职级晋升制度,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强化职级在确定公务员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作用。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必须写出总分论点。

          (2)有时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成完整的作文。


【参考答案】:

总论点:推进公务员制度改革,加快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分论点1:改革聘任制度,充实干部人才队伍。

分论点2:创新管理制度,强化干部人才管理。


【参考范文】:

                                          公务员制度改革  加快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发展战略。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经济社会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已成为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而公务员制度改革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

改革聘任制度,充实干部人才队伍。随着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的发展变化,政府管理服务的事务日益复杂,专业性要求不断增强,这也要求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具有更强的专业知识。但因现有公务员任用制度单一,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很难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急需进行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拓宽录用渠道。公务员聘任制,是采用合同制的方式,通过高薪资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并形成能进能出用人机制,突破原有公务员录用瓶颈,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 

创新管理制度,强化干部人才管理。目前,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只是局限于表面问题的治理,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应该借鉴美国管理制度改革经验,吸收最新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结果导向、授权管理、激励性管理、弹性管理等来激发公务员队伍的积极性。同时,努力建立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建立健全公务员公开遴选制度。用新型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过硬的执政骨干队伍。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乎人心向背,关乎经济发展。唯有深化公务员聘任制改革,才能吸收专业型人才充实干部队伍;唯有创新公务员管理制度,才能强化干部人才队伍管理。只有从公务员录用与队伍管理两方面推进公务员制度改革,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查看申论采点专项视频课【下载小麦公考APP点播课程《申论采点专项课》即可获得】参与@小麦公考陈洁 微博互动,即可9元宣传购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