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偏向是指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这是人类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经验基础上存在的一种普遍性认知倾向,即给予负性事物更大的权重,并在注意、记忆、情绪、决策等方面遵循“坏比好重要”的心理原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负性偏向的是:( )。
“3·15”晚会报道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以期政府各级管理部门有效管理
被试对负面词汇的再认正确率比正面词汇高,能更精准识别某负面词汇是否在语料中
新闻传播过程中,模糊信息中的一些负面细节更容易被人们关注并作进一步负面解读
应聘者的优缺点与职位具有同等相关性,但招聘者往往更关注应聘者的缺点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坏比好重要”。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3·15”晚会报道违法行为,仅提及了“负性信息”,没有提到“其他信息”,也不存在“负性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的比较,不符合“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坏比好重要”,不符合定义,当选。
B项:被试对负面词汇的再认正确率比正面词汇高,能更精准识别负面词汇,体现了被试对负性信息更加注意,“比”和“更”体现了“负性信息”和“其他信息”之间的比较,符合“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坏比好重要”,符合定义,排除。
C项:模糊信息中的一些负面细节更容易被人们关注并作进一步负面解读,说明相较于“其他信息”,人们会优先注意和加工“负性信息”,符合“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坏比好重要”,符合定义,排除。
D项:在应聘者的优缺点中,招聘者更关注其缺点,说明相较于“其他信息”,招聘者会优先注意“负性信息”,符合“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坏比好重要”,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