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高铁是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海洋环境下运行的高速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是其中最长的海域施工区段,也是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其主桥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矮塔斜拉桥。索鞍是斜拉桥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施工精度高,控制难度大。湄洲湾跨海大桥位于曲线段上,海域风大浪急,斜拉桥主塔索鞍定位困难。为达到主跨通航要求,主墩承台均需埋入河床面以下,这给围堰施工作业增加了难度。施工人员克服海上恶劣天气的影响,采取预埋劲性骨架、增加控制点位等手段实现了索鞍精确定位,有效地解决了索鞍定位控制难题。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湄洲湾跨海大桥:( )
对福厦高铁贯通的重要意义
围堰施工中面临的复杂环境
索鞍定位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使用矮塔斜拉索结构的原因
【参考答案】C。
【解析】文段开篇通过介绍福厦高铁引出湄洲湾跨海大桥;接着又通过其主桥为斜拉桥引出“索鞍”的话题,指出索鞍施工精度高,控制难度大,并重点指出湄洲湾跨海大桥位于曲线段上且海上风大浪急,导致“索鞍”定位困难;最后提到施工人员克服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现了索鞍的精确定位。故文段核心话题为“索鞍”,主要介绍了索鞍定位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对应C项。
A项:“福厦高铁”对应文段首句引出话题部分的内容,非重点,且未提到文段核心话题“索鞍”,排除。
B项:未提到文段核心话题“索鞍”,且“复杂环境”只涉及文段问题部分的内容,排除。
D项:“使用矮塔斜拉索结构的原因”文段并未论述,无中生有,且未提到文段核心话题“索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