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望洞庭》诗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然而,在一般不对原文做修改的宋清两朝的诸多类书中诗首句“秋月”皆作“秋色”,有专家据此指出,诗中首句的“秋月”其实应为“秋色”。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
《望洞庭》为经典名作,历朝历代众口传诵,期间难免出现不同的版本
月光下很难分辨山水的不同色彩,翠色、白银盘、青螺皆是白天的景观
洞庭秋色是历代文人所关注的美景,该诗强调秋色之美也在常理之中
学术界公认这首诗描写了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应是诗人对洞庭湖的实景描写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刘禹锡《望洞庭》诗中首句的“秋月”其实应为“秋色”。
论据:在一般不对原文做修改的宋清两朝的诸多类书中诗首句“秋月”皆作“秋色”。
本题论点、论据都是在讨论“秋月”和“秋色”哪个写法更合理,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加强可以优先考虑补充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指出该诗在传诵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同的版本,而论点讨论的是应该是“秋色”还是“秋月”,这些不同的版本是否在“秋色”一词上有所差异并不明确,为不明确项,无法加强,排除。
B项:该项指出月光下很难分辨山水的不同色彩,白银盘、青螺等景色仅能在白天观察到,即在“秋月”下无法观察到,因此该诗中的“秋月”应为“秋色”,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
C项:该项指出洞庭湖的秋色常被文人关注,说明该诗描写秋色有其合理性,但这仅能说明该诗可能描写了洞庭湖的“秋色”,而“秋月”是否合理并未提及,为不明确项,无法加强,排除。
D项:该项指出该诗是对洞庭湖的实景描写,讨论的是诗人所写景色的虚实,而论点讨论的是“秋月”和“秋色”哪个更合理,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