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活着,则不可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你若死了,则也不可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你或者活着,或者死了,总之,你都不可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以下选项与上述论证方式最为相似的是哪项?( )
这酒若真是“不死之酒”,则您杀不死我;这酒若不是“不死之酒”,则您何必为假酒而杀我。这酒或者是真酒或者是假酒。总之,您或者杀不死我或者不必杀我
你若工作,则整日忙碌而不得安闲;你若不工作,则没有收入,也不得安闲。你或者工作或者不工作,总之,你都不得安闲
若他的盾最坚固,则他的矛将不能刺穿他的盾;若他的矛最锋利,则他的矛将能刺穿他的盾。他的矛或者能够刺穿他的盾,或者不能刺穿他的盾。总之,他互相矛盾
若某人是罪犯,则他有作案动机;若某人是罪犯,则他有作案时间。某人或者没有作案动机,或者没有作案时间。总之,某人不是罪犯
第一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题干翻译为:活着→不可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死了→不可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不论活着或死了,你都不可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了。题干的论证方式为:A→B,-A→B;不论A或-A,一定得到B。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翻译为“‘不死之酒’→杀不死我,-‘不死之酒’→不必杀我,不论真酒或假酒,一定杀不死我或不必杀我”,论证方式为:A→B,-A→C,不论A或-A,一定得到B或C,与题干论证方式不一致,排除。
B项:翻译为“工作→不得安闲,-工作→不得安闲,不论工作或不工作,一定不得安闲”,论证方式为:A→B,-A→B,不论A或-A,一定得到B,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当选。
C项:翻译为“盾最坚固→-矛刺穿盾,矛最锋利→矛刺穿盾,矛刺穿盾或-矛刺穿盾,一定互相矛盾”,论证方式为:A→-B,C→B,不论B或-B,一定得到D,与题干论证方式不一致,排除。
D项:翻译为“某人是罪犯→有作案动机,某人是罪犯→有作案时间,-作案动机或-作案时间,某人一定不是罪犯”,论证方式为:A→B,A→C,不论-B或-C,一定得到-A,与题干论证方式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