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油画技法的观众,会难以理解中国古人为什么能有如此奇妙的想象力。蓝色在油画里多被用于阴影色,在风景中,深蓝色常常和黑色、绿色配合起来作为暗色使用,浅蓝色才会用于天空或明亮水面上的波纹。但细腻的中国画师显然比油画家更了解自己的材料媒介,会将石青和花青截然区分对待,花青溶于水,它会和画面的底色融为一体,它才是用来表达阴影感的蓝色,而石青则是有覆盖性的,用了石青就如敷了一层蓝色的粉,对于讲究空白意境的水墨画来说,这么亮丽的颜色,只好用来表达凸出感了。从画家到收藏家,当然都知道这么深的蓝色顶在山巅上,既不真,也不像,但它却是这么铿锵有力,艳而不俗,令人过目不忘。
文中最后一句的“它”指的是:
蓝色的粉
表达阴影感的蓝色
花青的蓝色
石青的蓝色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定位原文,指代词“它”位于尾句,先结合尾句分析。根据“当然都知道这么深的蓝色顶在山巅上,既不真,也不像,但它却是这么铿锵有力”可知,“它”与“这么深的蓝色”意思相同。再结合倒数第二句分析,第二句说中国画师会将石青和花青区分对待,花青用来表达阴影感的蓝色,石青具有覆盖性,所以用来表达凸出感的蓝色。所以“这么深的蓝色”指代“石青的蓝色”,本题选D。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蓝色的粉是用了石青以后的状态,并非被指代的蓝色,所以A错。
B、C选项:“阴影感”对应花青的蓝色,花青会和画面底色融为一体,并非“这么深”的蓝色,所以B、C错。
故本题选D。
【2023-深圳-078】